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详 细 说 明
 
“杂剧”的启示

邓小秋

    前些时候,上海的“赵志刚艺术工作室”推出了新作:“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其最大的卖点是:由越剧、京剧、川剧、黄梅戏等五个不同剧种的“梅花奖”演员同台演出,各唱各个剧种的腔调。所谓“杂剧”,恐怕就是据此而言。

    其实,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或者是演员同台唱不同的声腔,这在戏曲历史上属于正常的情况,几百年来,屡见不鲜。

因为,戏曲本来就是由歌舞、杂技、滑稽、曲艺、傀儡等各种艺术品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而,每一种地方戏曲——包括号称“国剧”的京剧,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相互依存,兼收并蓄。在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取其它剧种的营养,逐渐顾脱颖而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几个剧种同台的演出状态,自然不足为奇了。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二百年前“四大徽班”进京。那时的“徽班”,就是“诸腔杂陈”,既有昆腔、高腔,又有吹腔、秦腔。后来,以“皮黄”为主,终于发展成为京剧。而,京剧发展到现在,同样,也还是包含有其它剧种的声腔与剧目。如昆曲的《游园惊梦》、梆子的《独木关》、吹腔的《奇双会》、徽调的《扫松下书》等。

另外,其它剧种的演员,当时与京戏演员同台演出的也有不少。如徽班的王鸿寿(三麻子)、河北梆子的田际云(想九霄)、山西梆子的侯俊山(十三旦)、北昆的韩世昌、南昆的俞振飞与“传字辈”师兄弟等。他们在演唱京剧的同时,也演出不少自己剧种的剧目。在建国前,还曾有大批的京剧演员,在上海参加各个淮剧团的演出。如李慧芳、白玉艳、张美娟、赵松樵、陈筱穆、杨宝童、高雪樵、郭玉坤、王富英、王英武、盖春来、焦云鹏、熊志云等名角,都曾与淮剧演员一起登台,携手合作。他们在同台时,京剧演员唱京剧,淮剧演员唱淮剧,俗称“京夹淮”。相互配合,各唱各的,观众亦不以为怪。即使在建国后,同样也有很多跨剧种演出的名角,如兼唱京剧、昆剧的言慧珠、杨春霞、计镇华,兼唱京剧、河北梆子的裴艳玲,兼唱京剧、川剧的沈铁梅等,都显示出他们难得的艺术才华。

    这种可称为“杂剧”的现象,过去在戏曲界一直普遍存在,俗称“风搅雪”。如旧时的婺剧班社,兼唱高腔、昆腔和“乱弹”,故称“三合班”。云南的滇剧,是以襄阳、丝弦、胡琴三种腔调组成,俗称“三下锅”。而“川剧”,则是以融合昆腔、高腔、胡琴、弹戏与灯戏五种声腔艺术为一体的统称。实际上,这些剧种,本身就能称为“杂剧”。过去常有人说,“京剧应该姓京”。其原意,当然是想要尽量保留本剧种的特色,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对待这种观点,也应该“一分为二”来进行分析。论理,如果是作为保护“非遗”传统的继承项目,那自然必须忠实的保留“原汁原味”,不要似是而非,任意篡改。但如果是从要求戏曲不断向前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那末,倒就可以充分发挥剧种“杂交”的优势,走出新的道路,创造新的品种。拿京剧来说,它本身就是徽戏、汉调、秦腔等剧种“杂交”而产生的。如果当初一味强调“徽戏姓徽,汉调姓汉”,那末,京剧又从何而来?还有,许多地方戏曲都是在广泛吸取其它兄弟剧种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淮剧,如果没有“徽夹淮”、“京夹淮”的血肉渊源,又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行当俱全的地方大戏?

另外,有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日渐衰落,如果独立自主,便很难生存。于是只好“寄人篱下”,依附于其它剧种,有时却竟然而得以获得新生。如昆剧名家周传瑛、王传淞他们,当初就是依附在朱国梁的“苏滩”班子里,“苏、昆合班”,相依为命,才得以坚强地生存下来。结果,一出《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可见,剧种之间相互依存,有时也是某些剧种得以生存发展的一大措施。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省淮大院22405室。邮政编码224002

点击数:6901  录入时间:2010-8-16 11:31:56 打印此页】 【关闭
 
最 新 资 讯
剧 作 赏 析
理 论 研 究
艺 术 成 就
戏 剧 杂 谈
新 剧 本 通 稿
艺 术 档 案
剧 作 家 风 采
散 文 随 笔
《盐城戏剧》
访 客 留 言
联 系 我 们
 
     首 页  |  最新资讯  |  剧作家风采  |  剧作欣赏  |  戏剧杂谈  |  散文随笔  |  访客留言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10 版权所有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剧目工作室(盐城市戏剧艺术研究所)
     备案号:苏ICP备12020109号-1 技术支持:盐城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