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详 细 说 明
 
“美感”研究

徐柏森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个方面。即:具体的可欣赏的艺术作品,和创造欣赏作品的人。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美的感受过程,美学上一般把它称为“美感”。现在我们着重从欣赏作品、创造作品的人的角度,探讨研究几个基础问题。

 

一、美感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美感?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职到江州任司马,心情十分烦闷。有一次,他在船上听到一位被商人抛弃的琵琶女弹曲子,心里引起共鸣,感动得泪湿青衫。这种精神上的陷入,完全是由审美对象唤起的,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罗辑判断,而是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心理活动,这就叫做“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美感是种最常见、最普通的心理现象。一声金鸡破晓,就能使人联想起山村的黎明、清晨的美景。一盆盛开的君子兰,使人感到生机盎然。登黄山会使人心胸霍然开朗。一个优美的动作,乃至一颦一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件精美的器具,一件款式新颖的服装,一件引起你占有欲的物件等等,无论是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的美,还是艺术的美,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美感现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可要把它说明白,又绝非易事。只能对它的主要方面,了解个大概而已。

一般来说,美感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美感指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专指审美感受,是人们在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因此,审美感受是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无论是审美思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都要通过具体的审美感受过程才能形成。但这过程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审美感受,使它带有个性特征。它的公式是:感受——形成——感受——形成,一步步从一般美感认识,发展到高级的美感认识。这个现象也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为了说明这个认识过程,要简单回顾一下它的起源与发展。

美感是从那里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的感受,但实质上只有两家,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美学家认为:

1、古希腊柏拉图说:美感是上天神灵凭附之后出现的一种“迷狂”,在这种迷狂状态中,产生了对上天美的境界的回忆。2、英国哈奇生认为:人具有天生的分辨美丑的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完全是习惯和教育的结果,是由于人们存在一个天生的所谓“内在器官”、“内在眼睛”。3、德国康德说:人们存在一个主观的“共通感”,这个共通感规定着“何物令人愉快”。4、意大利克罗齐说:美感即直觉。人们有一种和实践活动没有联系的,直接感受美的特殊功能。5、奥地利弗洛伊德在性欲升华说中说:“无庸置疑,美这个概念植根于性冲动之中。”6、德国格式塔学派(维特曼、柯勒、考夫卡)他们认为:事物的形体结构和运动本身就包含着情感的表现,它们与人的心理结构相类似,自然也就会产生美感。以上诸说,说来说去,都是走到美感来源于心灵的唯心主义老路上去。

唯物主义美学家认为:

美感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心理反映,是现实生活的产物,并且有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基础。强调美感过程中的纯生理功能。

1、美国博克用“社会生活的情欲”,即社交与爱情来解释美感的本质和起源。2、英国达尔文是从人类审美愉悦与生物本能反映的表面相似,看到两者之间本质上的区别。3、德国费尔巴哈说:“人的美感是由美的事物所唤起的。”4、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生活即美。”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美感既不是神所赐予的,也不是心灵固有的,它是社会的产物,是人们实践的产物。在社会实践中,人们的感觉器官接触到美的事物,把它反映到头脑中,在这个过程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快适,这就是对美的感受。从反映论说,美感就是美在人们心中引起的一种反映。

美感并不神秘,是司空见惯的意识现象。听到国歌时,我们会为之一振,有种庄严肃穆的情感。而且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中,也会引起不同的反映。因此,美感是一个复杂、高级的综合心理现象,它绝非如镜子似的机械反映,而是包含了多种心理因素的能动反映。这里既有对美的事物的理解,也有对美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加工改造,并且自始至终伴随着情感活动。(关于美感起源中,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的五官,及社会实践使美感成为独立的意识形式等论说从略。)

 

二、美感的特征

审美感受同其它社会意识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我们要遵循美的共同规律。这是因为人人都要受社会生活的支配,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活。但美感作为一种具体的反映形式,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它同“真”的观念、“善”的观念,既有相互联系,又存在着性质的区别。因此,美感具有自己的特征。

1、美感的形象性。

美感的形象性,是由审美对象的形象性所决定的。审美对象总是要表现为一定的外在形式,总是由不同的声音、色彩、线条、形体等组合而成。而人的感官所接受的正是由这些声、色、线、形所构成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人们的心里,或唤起新的联想,或产生美的共鸣,于是引起情感上的愉悦。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支散曲把许多自然景物的鲜活形象,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图景。面对这样的椎心描摹,人们怎能不引起暇思和感慨。但这只有较高水平的鉴赏者,才能揣摩其意而心领神会。《杨八姐游春》中,佘太君要彩礼,唱词写得形象性也十分鲜明。“我要你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炭烟六两气,七两火苗八两琴音,人的影子要九两,冰溜子烧炭要十根!”事实上是办不到的,但这是用形象说话的绝妙好例。而且通俗易懂,形象性的普及率就高。

美感这种心理现象始终伴随着感性形象,始终饱含着情感体验,而这些并不都能归入罗辑思维的范畴。比如我们说“这朵花是红的”,是一个理性判断。如说“这朵花太美啦!”,这就是一个审美判断。这两个判断性质不同,审美判断比认识判断包含了更多复杂的心理因素,特别是包含了能够感人的形象因素。

美感的产生除了对形象的直接感受外,经常伴随着联想和想象活动。苏轼词中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由月亮的盈亏,而联想到人生的聚散,是由想象而产生感慨。

在审美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它们能互相感应。这种现象美学上叫通感现象,也叫联觉。最常见的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互换和沟通。张贤亮说:“一个人具有艺术上的通感,在我看来就是天才。”这样就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使人产生联觉的诗,会从春意盎然的视觉形象中,唤起一种音乐感,似乎耳边荡漾着声音在波动。再如“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这就把视觉(秋色)、听觉(怒涛)、嗅觉(酸风)、触觉(冷),全都揉在一起了。这种通感现象,又称移感,在现代艺术中发展得更加离奇,电影、新诗里都有表现,如声画互换、颠倒组合等,那些新诗更让人目不暇接,什么“吟诵苍白,传来暖意,睹此苦寂,抚摸远山。”、“一个脚印是笑声一串”、“曾被战火烧焦的小夜曲,在飘香的霓虹灯下泉涌般返青。”、“枪炮声敲碎了宁静的夜,小雨打湿边境的黄昏”,还有“因为你踩着我的梦”等等。运用通感,能给人一种新鲜的审美感受。

审美对象中的美,包括美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两个方面。形式显露在外,本质深藏在内。单凭感觉只能反映对象的外在形式,所引起的美感是粗糙的、肤浅的、不完整的,只有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从而引起的审美感觉,才是全面的、深入的。因此,美感的形象性包含着理性的成分,美感的过程也是有理性参与的。如人们都喜欢松、竹、梅,因为梅花俏丽芬芳,松树挺拔苍劲,竹子翠绿潇洒。但仅止于此,就不够了。如进一步认识它们不畏严寒顶风抗雪,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品格,那就是深入了一层,审美感受、审美评价也就会不同了。当然,美感中的理性因素,并非赤裸裸的概念推演,而是充分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电影《白毛女》中有两个镜头组接,一个是黄世仁兽性大发凌辱喜儿,另一个是厅堂匾额上“积善堂”三个字的特写。这里没有解说,也没有多余的打斗和抗争,人们从感性形象中认识到,这就是地主阶级的虚伪和凶残。显然,这是一种理性判断,但它是在美感形象中,不着痕迹地进行着。因为,形象与理性的相互渗透,往往是难以分开的,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2、美感的愉悦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这就是说的美感的愉悦性特征,美学上称作审美快感。无论是什么审美对象,如崇高美、滑稽美、悲剧美、喜剧美、阳刚美、阴柔美,都能唤起人们审美的喜悦和快感。

美感与生理快感不同,主要区别如下:

一顿丰盛的美餐可使人食欲上得到满足。想吃糖醋鲤鱼的心理和观赏金鱼戏耍的心情,很容易区别开来,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前者是食欲要求,后者是美的享受。生理快感是肉体感官对外界的直接反映,审美快感则是精神对外界的一种体验,是属于心灵的需要。由生理快感到审美快感是一个质的飞跃,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画家并不带着渴而思饮的眼光看一池清水,也不带着荒淫好色的眼光来看一个裸体美女,这就生动地说明了生理快感与审美快感的区别。

美感的这种愉悦性,除了要有关于对象的认识理解外,还要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形象感染和情感激发。所以美感的愉悦,就常常表现为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心灵震颤,甚至达到忘乎所以的程度。《中国京剧风靡了德国》、《孙悟空征服了整个欧洲》,中国京剧的非凡武功,把观众的神经激活了。那些斯文严肃的西方观众,他们竟忘了自己是穿着大礼服来的,先是瞪大了眼晴,半张着嘴发出赞叹,继而是疯狂地鼓掌,相互点头,忽然一个观众忍耐不住发出了叫声,紧接着一群人也疯狂地叫了起来,他们什么都忘了,被中国演员的精彩表演所征服,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用脚跺起楼板,以发泄他们的内心愉悦。这就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快感和满足。再如巴黎杂技大奖赛上,中国的狮舞和顶碗,也是如此。还有过去战争年代演出《白毛女》,打死黄世仁的事,也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美感的愉悦性,在人们感受美时,所产生的心理共鸣。这种共鸣,也包括创造者本人在内,有时也会达到忘情地步,与作品中的人物融化在一起。不少小说作家,他们在创作中常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美感愉悦性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移情”现象。

什么是移情呢?移情是一种情景交融。人们在感受某个对象时,凭借想象活动,仿佛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来不具有感情色彩的审美对象上。移情说作为一种美学思想,早已风靡欧美。近代才引起我国美学界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做些重点介绍。

移情说,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等人同情说的继承与发展。同情说,是指“丰收的田园是别人的收获,但面对田园的所有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快感。”也指“看到倾斜的建筑,人们都会不舒服”,这就是同情说的同情。

德国伏尔盖特认为移情有两类,即一般移情和象征移情。

德国里普斯认为移情有四类,一是一般的统觉移情,是在观照对象时不知不觉地融进往日的经验,给眼前普遍对象的形式和外形灌注以生命。如把一条普通的线化成一种运动——延伸、扩张、弯曲或滑行等,这是动觉的外射。二是自然的移情,它使我们把周围的自然物加以人格化,仿佛自然物有了人的生命和情感。三是心情外射的移情,由于这种移情作用,颜色获得了它们自己的性格和人格,音乐获得了它的全部动人心魄的表现力,似乎是人在呐喊、泣诉。四是我们把他人外貌当作他们内心生命表征的移情。

以上的移情说都是夸大了主观的作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因为它否定了客观内容引起移情作用这个最重要的事实。忽视这一心理现象的客观基础,必然造成主观方面的夸大。

唯物主义者的解释是,人的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往往产生情感反应。人们在观赏外物时,常常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把以前观赏甲事物时所产生的感觉印象和情感反映,在观赏乙事物时,某些类似之处就会移注于乙事物,而且多半是不自觉的。所谓移注、外射、投射,只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并非真有什么实体性的东西从我们身上投射出去。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的内在生命和情感投射于外物。我们自己也是客观的社会存在物,也可以感觉和认识自己的特性和人格,并产生情感反应。我们不仅有知人知物的能力,而且还有自知的能力。因此,在观赏外物的时候,照样可以移注于和我们自身的人格处境等有类似之处的外物上去。如黛玉葬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这里是花是人分不清了。

总的来说,移情有两大类,一是移情于人,一是移情于物。

移情于人有三种不同类型:1、是由人及人的移情。即把对张三的的感情移到李四身上。如孔子死后,弟子把对孔子的怀念移到有若身上去,但不能持久,当这种情感淡了,就不再师其为师了。2、由我及人的移情。如有人骑马,有人进餐,有人幸福,有人有小孩等,都可能引起自己的感觉印象,或悲、或喜、或羡慕,人不能事事亲历,却可以通过种种中间环节,间接体验许多事物。3、由物及人的移情。对物的感觉印象和由此产生的情绪、情感移注于人。如说某人象木头、象狗熊、象猪、象毒蛇、象石头等等,由此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情感。

移情于物也有三种类型:1、由人及物的移情。把我们平时对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感觉、印象和情感,移注于同他有类似之处的物上。这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油蛤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鲁迅)2、由我及物。如《庄子》中记载,庄子和惠施在河边观鱼,庄子说:“鱼游得一定很高兴。”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高兴?”其实鱼本无所谓高兴不高兴,只不过是观鱼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移到对象的身上。这种现象生活中很多,我们在高兴的时候,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跟着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3、由物及物的移情。如诗句“山舞银蛇”,是把平时对蛇行的感觉印象移入了蜿蜒的山势。“有翼的风”,是把鸟飞翔的感觉印象移入了风中。我国的文字偏旁或词组都有由物及物的移情作用。

移情说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十分紧密。文艺创作主要的特点,是用形象思维通过形象说话。形象思维有多种形式,移情是其中一种。当艺术家描写人物时,他脑中要有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活动着,这个人物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满,就象是和艺术家生活在一起,呼之欲出的活人。它在成为物化的存在之前,已经成为想象中的存在了。这个模糊的过程,艺术家已将其感觉印象及相应的感情移注于它了。郭沫若写历史剧《屈原》,就把他在国统区对黑暗现实的感受和情感移注在屈原身上,于是才有“雷电颂”那样波涛奔涌式的独白。屈原还是屈原,却投进了剧作家的人格,给这个历史人物灌注了现实的生命。郭沫若写《蔡文姬》也有类似情况,日本侵华战争中,郭参加抗战,“别妇离子”,只身从日本回国。当时的心情,与文姬归汉时,续修后汉书,弃夫弃子的心情,有某种类似之处。他注入了自己那时的感受和情感。因此,他曾说文姬就是他自己。

移情在创作中,特别是诗、词、曲的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形象,只是情感的倾诉,乃诗家大忌。离开形象确实不行,移情这种心理现象,恰好总是和形象联系在一起,是人的情感活动的常态,也是一切手段和表现方法的心理基础。拟人就是将物人格化,物不是人,但物和人总可找出类似之处。拟物是将人比成物,或将物比成物。林黛玉爱竹,潇湘馆里全是竹。竹的潇洒同林的孤傲性格相谐调,也和她的身世相关,漂泊、薄命,一如其诗“叹今生谁舍谁收?”与此相反的薛宝钗,却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移情说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已做了初步表述,但文艺创作不仅是移情。千万记住,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下,对同一事物也会发生不同的移情。美学理论是从实践中来,我们研究“美感”,是认识这一心理现象,然后再用这一认识去指导我们的实践。

 

三、美感的个性差异

美感有共性的东西,如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但存在着个性差异,这也是客观事实。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是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紧密相连。审美必须依赖一定的生理条件,如视觉、听觉、以及头脑的其它意识功能,特别是视听的先天素质。先天素质好,后天再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就会形成远远超出一般人的审美能力。莫扎特从小具有非凡的音乐感受能力,三岁就能按着琴键弹出和谐的音响,五岁开始写钢琴协奏曲,十岁公开巡回演出。当然,这和他父亲的培养分不开。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生理器官,以及先天的禀赋,确与常人不同。审美个性差异还取决于个人不同的实践内容,不同的生活道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修养等等。其间特别是社会分工和实践内容不同,对人们审美个性差异的形成影响最大。音乐家的听觉、画家的眼晴,作家对生活的识见,这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甚至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有差别的,必须承认这个现实,要有“对象性”这个观念。就是相同条件下的人,他们之间也会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就是美感个性的差异。

 

  最后我引古代文论家刘勰的话做结,他说:“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净慧者观奇而悦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文心雕龙/知音》这些描述,都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必须留意的事物,它所引起的审美感觉,就是美感研究。没有这份必不可少的闲心,那是不可能懂得其中奥妙的。
点击数:4991  录入时间:2010-10-18 11:08:17 打印此页】 【关闭
 
最 新 资 讯
剧 作 赏 析
理 论 研 究
艺 术 成 就
戏 剧 杂 谈
新 剧 本 通 稿
艺 术 档 案
剧 作 家 风 采
散 文 随 笔
《盐城戏剧》
访 客 留 言
联 系 我 们
 
     首 页  |  最新资讯  |  剧作家风采  |  剧作欣赏  |  戏剧杂谈  |  散文随笔  |  访客留言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10 版权所有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剧目工作室(盐城市戏剧艺术研究所)
     备案号:苏ICP备12020109号-1 技术支持:盐城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