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详 细 说 明
 
走进“澄腔” ——淮剧公主陈澄的艺术人生

 

伴随着“梅花奖”艺术团走遍全国,一折“天问”,让大江南北的人们认识了淮剧,也记住了这个名字——陈澄。她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全球“华鼎奖”等诸多大奖,被戏迷亲切地称为“淮剧公主”。

 

崭露头角

1972年11月,一个女孩降生在泰州的淮剧世家。父亲陈德林,淮剧陈派艺术创始人,被誉为“淮剧皇帝”,母亲黄素萍,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小生命的降临,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欢欣,取名为“澄”,寄予孩子的一生澄澈、清亮、纯美……

这个小生命的“胎教”是淮腔淮调,母亲怀孕七个月仍登台演出。“淮调”、“拉调”、“自由调”,在未出世的孩子脑中已存下记忆。

与普通孩子一般,伴着几度花开花落,享受着父母宠爱,小陈澄无忧无虑地长大了;与寻常孩子不同的是,她白天呆在剧场里看父母演出,晚上坐在家中的小凳上听父母对词、配戏。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于是跟着学,跟着哼,记忆力极好的她,未识字便能跟着父母的节奏一字不落地唱出一个个唱段。

天性活泼的她,喜欢唱唱跳跳,从不怯场,四岁便初显艺术天赋,在公园露天舞台上演唱民歌《手拿碟儿敲起来》;五岁时,在体育场一个大型晚会上,演唱淮剧《十五贯•堂审》中一段,被观众称为“小神童”。从此,市里的庆典活动,童星展示中总能看到她小小的身影……

12岁那年,父母赴上海演出,她跟随前往。一日在后台,她随口哼着《赵五娘·书房会》一段,被上海电台的编辑听到,力邀她参加“上海星期日广播演唱会”。在一千多人的徐汇剧场,作为唯一一名少年演员,她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登台,12分钟,186句“自由调”,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19次掌声,全场沸腾!同台演出的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何叫天、马秀英赞不绝口!电台同期直播演唱会,在淮剧颇受欢迎的当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以至走到街头,人们还能认出这位淮剧小童星。

也是从此,视淮剧为生命的父母意识到她可以传承衣钵。于是,不再溺爱,不再随性,开始以专业演员的要求来严苛她。从声腔传授到手眼身法步,尽其所能,不允许些许偷懒和懈怠,为保护嗓子,甚至从饮食上开始控制……

少女从最初的新奇,开始感受到这条路的崎岖。然而,依旧是喜爱,因为这份喜爱,可以忽略承受比同龄人更多的辛苦……

其后几年,在父母悉心传授下,小陈澄不断成熟,学会演、唱多部传统戏,于13岁那年录制了《春江月》,并随父母多次在上海的舞台上演出。

 

艺校磨砺

15岁那年,泰州市淮剧团到盐城演出,听说盐城鲁迅艺术学校招收统配淮剧科班,父母亲意识到有一定唱功基础的陈澄进艺校能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技能,打好基本功。于是,她参加了考试,以专业第一名被录取。

离开泰州的家,到盐城上学,少年陈澄开始了新的生活。心中有一种欣悦:“终于可以从业余学戏进入专业学习了!”

虽然是班级的佼佼者,她仍异常刻苦。因为唱腔上的优势,她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苦练毯子功上,翻、腾、扑、跌、滚、摔,课上练,课下练,废寝忘食,辛苦并快乐着。

没想到意外发生了。进校一年多后,一夜醒来,她发现自己清亮的嗓子哑了,发不出声,一连数日。犹如晴天霹雳,她以为是“倒仓”,嗓子已经废了。“如果不能唱戏,我这一生不是完了吗?”一帆风顺中长大的她,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几乎陷入绝望,以泪流面,甚至想到要改行……

关键时刻,是父母亲在鼓励她。他们确定这是女生少有的“变声期”现象,如果能科学地运用和合理地训练,定会安全度过这段时期。劝她不要放弃,侧重其他课程,少唱多听……

也许是天生乐观,也许是不服输的个性,她慢慢调整了心态。苦练基本功的同时,她几乎不唱,改为听录音,听前辈淮剧名家各种流派的唱腔,发掘他们唱腔上的特点,用心体会,仔细揣摩。

这一年假期,漫步在上海的街头,一段声腔撞入耳膜,浑厚而优雅,深深地吸引了她,不觉驻足倾听了两个多小时。那是一家卖音像制品的商店,正在循环播放着越剧尹派男生赵志刚的演唱。而处于变声期的她,声区只能达到男生区域。似乎打开了一道窗,她购买了一批越剧、沪剧男生演唱的磁带。回到学校,这些磁带充实着她所有业余时间。她开始摹仿赵志刚、孙徐春等名家声腔韵味,直到惟妙惟肖。此后她不断研听越剧袁派、王派、吕派等流派唱腔,开始思索让越剧柔雅、细腻的元素揉进淮剧声腔,弥补一些朴实有余,柔美的不足。

此间,因不能放声歌唱,她做了学生会会长,在同学中组建小型乐队,自己谱曲,教沪剧、越剧,编排舞蹈等,丰富着校园生活。

一年半后,奇迹发生了。嗓音居然渐渐好转,高音逐渐清亮起来。恰逢班级开始排练折子戏,她加入了《金水桥》剧组,饰演银屏公主,成功地演唱了“绑子上殿”一折大段唱腔,这时正处于嗓音的恢复期。毕业前夕,学员共同排练淮剧传统戏《牙痕记》,她扮演的李氏,是筱派艺术的代表,通过听录音、揣摩摹仿,不仅传承了筱文艳的演唱风格,同时融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该剧在市场演出中,受到观众的热捧。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十年历练

艺校毕业后,恋家的陈澄想回到泰州父母亲身边工作,却因学业优秀,被江苏省淮剧团录用。

刚进团时,一段时间,陈澄因冬天演出忽略保暖,牙病经常发作,胃痛也时常来袭,病中难免情绪低迷。这时,一个人走进了她的生活——艺校同班同学陈明矿。共同的爱好、志向、人生目标,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从此,工作上有了好搭档,生活中有了贴心人,身在异乡,不再孤单,有了爱,有了温暖;从此,风雨中互相爱护、理解、支撑,艺术人生中相依、共勉、同行……

那年,艺校20多位学员分配到省淮,组建青年实验团,重排《牙痕记》。此次分配陈澄主演的顾凤英,恰是淮剧名家马秀英老师的代表作。重新开始,研究马派艺术的风格,琢磨吐字、行腔特点,化到自己的表演中,再次赢得喝彩与掌声……在陈澄的演艺生涯中,两度主演《牙痕记》,研习淮剧两大流派筱派、马派的表演特色,极大地丰富和锻炼了她的演唱技艺和对角色的理解能力。此后在主演《孟丽君》《雪梅奇缘》等古装戏的过程中,舞台技艺进一步成熟。

工作之初,演出之外,不安分的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陈三两》等古装戏,先通过录音学唱,会唱后再自己配动作。还常常根据一些台词,学着设计唱腔,把艺校时研习的越剧、沪剧优长融入,丰富自己的唱腔,这是她无意识的试验阶段。

也许是变声期压抑得太久,终于可以放声唱了。她不停地练唱,走路唱,爬楼唱,骑自行车唱,甚至进浴室也唱,旁若无人,如疯魔一般,沉浸在自己的声乐世界里。

1993年,参加省电视台春节晚会,其中有一组省内各大剧种优秀演员的戏曲联唱。有心的陈澄将这组联唱的录音带拷下,回家后不断地摹仿,直至以假乱真。这原是起因于兴趣,从此戏曲联唱成为她展示技艺的“保留节目”。但每个剧种不同的发音方式、声腔位置、润腔特点,摹仿需要与自己嗓音条件相结合,这种训练,是对唱腔功力极大的丰富与提高。这仅是一例,这种“无心插柳”,在她的艺术人生中比比皆是。

1994年省淮创排《太阳花》,陈澄与陈明矿在剧中饰演方剑雄和白燕萍,一对年轻的恋人。第一次演现代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每天加班对戏到很晚,力求第二天能准确到位。因为努力,他们的首演得到肯定,日后的演出中,更是每一场都有提高。1995年《太阳花》拍摄电视片,录制过程中,与舞台不一样的表演形式,夫妻俩又得到极大的锻炼。这是他们对现代戏演出的最初积淀。

此后一段,陈澄多次参加省内外戏曲比赛。她习惯于每日频繁录下自己的唱腔,反复听,找出不足,以此磨练。赛前更是对着镜子不停地练习,以达最佳。在精益求精的苛刻中,每一次比赛,她基本能拿到第一名或者金奖。2000年,文化部举办首届中青年精品折子戏大赛,全国200多个节目参加,陈澄与陈明矿搭档演出的《赵五娘·书房会》一折脱颖而出,成为19个金奖之一,陈澄获得唱腔组第一名,这一成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更增加了艺术自信。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1997年,父亲患了膀胱癌,要到上海手术。适逢夫妻俩随省淮《青豆与红豆》剧组在建湖演出,母亲也在外演出。小夫妻内心充满纠结,不能请假,又放不下父亲,亲情与工作无法两全。父亲只身赴沪,打来电话:“爸爸能撑得住,你们来了也不能代我上手术台。做我的女儿,你就要记住‘坚持、坚强、奉献’!”父亲以身作则,将戏比天大,舞台第一,观众为上的信念牢牢地植根于他们心中。

婚后,因为演出,陈澄曾两次流产。那年演出古装戏《雪梅奇缘》,已有流产先兆,为了演出,坚持登台,孩子直接在台上流产……第三次怀孕,即现在的孩子降生后,因主演《为儿为女》,她只休了两个月产假,便带着新生的幼儿、摇篮和照顾孩子的婆婆一起下乡演出,一天三场,不辞劳苦,只能在演出的间隙为孩子喂奶……几乎每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身上,都会有奉献与牺牲。也是这种忘我,成就了他们一步步登上艺术高峰。

工作最初十年,是磨砺的十年。陈澄饰演过青衣、闺门旦、小生、娃娃生、老旦等,通过各种行当体验,角色塑造,内心把握,拓宽了表演空间,增强了创造力,打下了舞台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丰富了情感经历,壮实了心理意志,丰厚了艺术素养,为艺术上走向高峰做好了准备。

 

如日中天

2001年,陈澄被借用到泰州市淮剧团。在泰淮参加演出的几年中,她接受了南派淮剧的薰染,于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拓展自己的舞台表演。

2002年,泰淮创作淮剧《祥林嫂》,由陈澄担纲主演。淮剧《祥林嫂》是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剧中祥林嫂从充满憧憬的青年到悲凉哀怨的晚年,从花旦到青衣再到老旦,时间跨度长,前后反差大,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对刚满三十岁的陈澄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在熟读剧本的基础上,反复研读原著,体会人物心理历程,揣摩戏曲舞台第一个祥林嫂的扮演者、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老师的表演……用心体会中,她从青年时质朴自然、中年时眼神改变传递内心波动、老年步伐的沧桑感以及人物各年龄段的声腔变化上狠下功夫,力求塑造出具有淮剧特色的祥林嫂形象。

回到父母身边工作,原以为会呵护、关爱有加,未料父亲变得更加严格!对她的优长从不夸奖,对她的失误毫不留情。在一次没有观众的带妆连排中,因赶妆稍有延误,父亲在全团会议上严肃地批评了她;一次演出中,场景改变,祥林嫂头上的一朵小白花未取下,观众根本看不出,父亲竟然雷霆大怒……父亲要求她每一次排练演出必须做到一丝不苟,零失误。这些经历在她心上烙下印记,养成严谨习惯,每一次上场前均会认真准备,每一次演出力争尽善尽美。

《祥林嫂》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首演得到袁雪芬老师高度赞誉。主演此剧,陈澄2003年获得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2004年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4年一折“天问”获“首届红梅杯奖”全国第一名。“天问”更是千人传唱、万人颂扬,成为淮剧经典唱段和戏曲界声腔发展的高峰之一。十年后,《祥林嫂》在省淮复排,陈明矿凭借此剧主演获得“白玉兰奖”,成为此剧久演不衰的见证……陈澄的艺术人生也从此剧开始走向巅峰。

2005年,重新回到省淮。她相继主演了新版《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王玉莲》《宝剑记》等,每部作品品质各异,技艺上逐渐炉火纯青。

作为成熟的艺术家,陈澄已不满足于登台主演,开始寻求每部新创剧目中的突破。《一江春水向东流》创作过程中,她与父亲一起尝试设计唱腔,注重唱腔与人物性格的结合;《唢呐声声》中她饰演的柳叶,跳出以往贤良、悲情的戏路,成功塑造了英姿飒爽的女军人;《王玉莲》的创作中,请来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指导,致力于探索昆曲做功身段与淮剧声腔优势的结合……

2014年,省淮创排《小镇》,陈澄助力陈明矿主演。此剧在题材与风格上突破了淮剧的贯常,在开拓人物思想深度、挖掘人物内心丰富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且硕果累累。2016年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摘取第十五届“文华大奖”,陈明矿因主演此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该剧成为淮剧史上又一里程碑,也成就了淮剧夫妻双“梅花”与双“白玉兰”的佳话。

站在领奖台上的陈澄,心绪复杂。一路走来,除了亲人的支撑,还有老师的培养、前辈的扶持、专家的提携、领导的支持、同行的激励、戏迷的关爱……太多太多。她永存感恩之心!

 

继往开来

在获得“梅花奖”、“白玉兰奖”和“华鼎奖”等诸多大奖之后,陈澄开始静心思考今后的艺术发展方向。生于淮剧世家,是淮剧成就了她,她也以淮剧的传承与发展为己任,并着重于淮剧声腔发展。参加梅花奖艺术团,带剧目全国巡演,进大学校园做讲座、办淮剧演唱会……登台之外,她全身心地投入淮剧的推广与普及,扩大淮剧的影响力。

为淮剧舞台新人代出,她广收学生,并研究出一套快速提高法。在务求“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初学时要求感情到位,好听;稍成熟后,传授运气、发声方法,润腔、韵味技巧以及如何体验人物舞台和心理状况。经她点拨的学生,一两个月便会有很大的提升。

目前正在排练的淮剧《小城》,她要求学生们全时段地跟学,全程带练。今年夏天特别炎热,但每一个夜晚,她都带着学生们沿聚龙湖跑两圈,边跑边练,其间剧中每一句道白、唱腔,不分角色,从头至尾背下。这是她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练气息、唱腔平稳度的方式与正在排练的剧目实践相结合,一举两得,成效显著。

《小城》是省淮今年推出的新戏——《小镇》的姊妹篇。延续了《小镇》刻画人物心理的特色,同时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陈澄担纲主演的是一位女医生,内心世界几经波澜,在亲情与职业操守间挣扎,是一个全新的舞台形象。因为剧中人与生活中的她差距较小,她在舞台与生活间徘徊,寻找把握的尺度,力求准确、贴切、可信。这于她又是一个挑战,期待她的突破与完善呈现。

陈澄自幼受家庭薰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声方法,吸收其他剧种的行腔、润腔优长,通过天生悟性和后天努力,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发声、运气方法,形成了具有表现的广度、情感的深度、声韵的浓度和技艺的多样性的独特的极富感染力唱腔,成为业内公认的“澄腔”艺术流派。近年来,“澄腔”日渐受到专家和学者重视,并展开研究,以求推进淮剧乃至戏曲声腔的发展。追溯陈澄的艺术人生,对“澄腔”的形成或可见一斑。

 

陈澄是为淮剧而生。天才离不开勤奋,经验离不开历练,成功离不开磨砺。淮剧这个古老而又有一定区域性的剧种,因她而走向全国,因她而更加光彩耀眼,因她而增添了新的亮色。艺无止境,心怀敬畏,她仍然走在艺术人生的道路上,为淮剧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点击数:5901  录入时间:2018-3-7 打印此页】 【关闭
 
最 新 资 讯
剧 作 赏 析
理 论 研 究
艺 术 成 就
戏 剧 杂 谈
新 剧 本 通 稿
艺 术 档 案
剧 作 家 风 采
散 文 随 笔
《盐城戏剧》
访 客 留 言
联 系 我 们
 
     首 页  |  最新资讯  |  剧作家风采  |  剧作欣赏  |  戏剧杂谈  |  散文随笔  |  访客留言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10 版权所有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剧目工作室(盐城市戏剧艺术研究所)
     备案号:苏ICP备12020109号-1 技术支持:盐城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