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华
——我的创作、我的生活
真正是蓦然回首,我突然发现,我的创作离不开我的生活,而我的生活也已离不开我的创作!回顾近十几年艰难而又快乐的创作历程,突然产生了想记录下来的冲动,同时,也作些思考和总结。
我写的戏大部分跟我的生活有关,有的有直接关联,有的是间接关联。我的人生经历既简单又复杂,出生于南京,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去宿迁,四岁开始上小学,十三岁半赶上知青下放,作为全国最小的一个“老三届”初中生,投亲靠友下放到我母亲的老家——大丰,连家务事都没做过的我靠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了五年半时间,1974年到了宝应县淮剧团,1984年回大丰,在文化馆搞群文工作,1990年至1992年在南京大学编剧班进修,毕业后到大丰文化局剧目室工作了15年,2008年初至盐城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
先谈大型现代戏曲《真假二十四小时》创作缘起与过程产生创作大型现代戏曲《真假二十四小时》的想法缘于六年前,记不清在哪本杂志看了一篇文章《给说真话以空间》,我一下子被触动了!说真话,当今社会说假话已经成风,集体说假话,个人说假话,公开说假话,私下说假话,而且大部分假话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假话已经成了社会的癌症。耳濡目染,今天的孩子你给他讲“狼来了”估计他也不以为然。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观察周围的人,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地说起这个话题,我惊喜地发现每个人说到这个话题都有话可说都有话想说,这使我产生了写戏的念头。我曾经就追着人要打赌看一天不说假话能不能生存,根本没人愿意跟我赌。我突发奇想,假如有这么几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因某事而打赌,赌二十四个小时不说假话,一个新新人类根本没当回事,一个滑头在个人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退缩,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实践自己的诺言,这一天中该会发生多少故事?一个因说假话而心灵不安、或因说真话而罹祸自甘“聋哑”几十年的老人在适当的时候突然开口,又会给这个喜剧抹上怎样的色彩?于是,剧本的人物关系、基本框架在我脑子里渐渐形成,初定名为《耳听为实》。由这个剧名即可看出我最初的倾向,即说真话是好的,“耳听为实”是我的一个理想。我知道这是个硬骨头,以我的写作功力我的认识水平能否把握好这个题材说真话我没有把握,但我有把握的是这个戏写好了一定会有强烈的剧场效果,无论哪个文化、年龄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都能兴奋,尽管他们从中接收的信号和兴奋点会有不同。而且也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思索,哪怕思索的用意和结论也截然不同。剧本梗概形成以后搁置了四年,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过观察和思考。2006年扬州市扬剧团约我写戏,我立刻全心投入了这个戏的创作。我将几个人物身份设置为机关工作人员,因为这么一个庞大的社会主流群体好象目前为止没有人正面用剧本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而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又最容易被扭曲被压抑最容易说假话又对说假话深恶痛绝,已然陷入了一个怪圈。我给自己出了难题。我假定自己是那个不说假话的主人公(因为我一直号称自己从不说假话,写戏以后发现自己常常迫不得已说假话),我可能会有怎样的遭遇?怎样的烦恼?怎样的感悟?越写越发现这个话题太复杂。首先,真话不一定等于好话,假话有的时候不等于坏话;其次,一旦触及政治就太敏感而且说不清。于是,我决定写人性,写人物在这个过程中的发现、困惑、反思、自省……一个戏的完成除了编剧、导演、演员,最终少不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观众的参与,而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生活环境的人对一个话题思考的结果一定不同,观众的思考范围和深度一定会超越创作者自己的想象。我想,这个戏我所能做的大概是让戏好看让观众感兴趣同时提出问题,而不是凌驾于也没有能力凌驾于观众之上强加给他们我的思考结果和答案。剧本初稿出来后,发现原先的剧名已经名不副实,所以剧名也改成了《真假二十四小时》。非常庆幸这个戏有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和一个优秀的艺术团体,戏立起来以后剧场效果真的很好,而且观众看过戏后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也非常热烈。2007年剧本获第五届江苏省戏剧文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由扬州扬剧团上演后,参加江苏省第五届戏剧节,获优秀剧目一等奖、优秀编剧奖;入选2006_2007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09年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我创作的其他几部大戏和创作背景我的第一部大戏是小剧场话剧《漂流的岸》,创作于1994年。当时我刚刚从南京大学编剧班毕业不久,学了中外戏剧史和编剧理论,读了大量的剧本,思想单纯,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有无限的未来,只恨自己没有早点跨入编剧行列,满脑子考虑的是终极关怀。于是自然而然地写了当时我最熟悉的生活,某大学校园中一个常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大学教师和三个怀着不同动机来求学的学生之间的情感故事,四个人物个性不同,经历不同,但是都生活得特别真诚,又因为太真诚,所以特别痛苦。剧本故事性不强,主要写他(她)们的情感和追求,写他们心灵无所归依的生存状态。写这个剧本的过程中,很奇怪,无论我在家还是在单位,总能听到钉钉子的声音。有一天我对朋友说:我为什么总能听到钉钉子的声音?人这么爱钉钉子,除了在墙上挂东西,是不是也有一种心理追求,总希望有什么能够被固定住?说到这里突然就有钉钉子的声音传来,我们哈哈大笑。在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这钉钉子的声音有一种象征意味,也就在这一刻,我给我的剧本找到了灵魂和样式感。于是全剧在钉钉子声中开始,剧中这种声音时隐时现,一直伴随着渴望找到精神彼岸的四颗漂流的灵魂。直到最终他们分手各奔前程,钉钉子的声音再度响起回荡在剧场上空的那一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人其实从出生到死亡就注定了要漂流,如果有岸,那就是你自己的生命之舟。写戏的时候我特别地真诚和投入,我体会着我的主人公的快乐和痛苦,写到动情处一次次潸然泪下。1996年这个剧本参加了中国剧协小剧场话剧征稿(征稿范围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非常意外地获得了三等奖(获奖剧本仅有十部,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提名奖四名),这对一个初学写戏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但这个剧本一直没有机会上演。我身在基层,基层剧团吃饭是首要问题,不可能投入搞实验,而且在戏剧日渐小众化的今天,这个戏反映的生活又太小众化,普通老百姓看剧中人的痛苦会觉得匪夷所思。
这之后的两年里,我的大戏创作一直处于胶着状态。1994年《漂流的岸》参加盐城新剧本通稿会后,有人善意地提醒我叫我不要写话剧,因为一个初学者本子质量高低暂且不谈,首先没有知名度,外地剧团不会上演,盐城又没有话剧团,最好先立足本地学着写戏曲剧本。于是那段时间我拼命看小说杂志报纸找适合写戏曲剧本的题材,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象挤已经被挤扁了的牙膏皮一样的挤脑子,越急越想不出该写什么。最糟糕的是我十年戏曲舞台表演的经验这会一点都起不了作用,似乎演是演写是写,这两块根本无法交融和打通,当时的感觉就是找不到方向了,只恨自己太没有生活,恨不得生出八只眼睛到四周去看去找哪儿有戏。在几个关心我的前辈和同行的帮助下,1995年我写了新编历史故事剧《长安女道士》,1996年创作了现代戏曲剧本《魂牵桃李》,一个改编自小说一部改编自故事。写得很艰难,如果说有什么收获,那就是我锻炼了编剧技巧,基本学会了构戏和写唱词。
奇怪的是,在那几年里,我在《剧本》、《新剧本》、《剧影月报》、《戏剧春秋》、《新华日报》、《盐阜大众报》等杂志、报纸发表了大量戏剧小品和散文,和写大戏的痛苦状况相比,写小品、文章的感觉简直就是太轻松了,几乎是信手拈来。那段时间,我所有的灵感似乎都是为写小品和散文准备的,在我眼里,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人情人心人性皆成文章。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篇小说《生死无悔》,于是我有意识地接触了一个小筑路队的队长,接触了筑路队的生活,我非常震惊地发现这群为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的人本身的物质生活比我们落后了整整三十年!而人人皆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根本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一天夜里我辗转难眠,我写下了一段话:世界上没有人不走路不过桥,而他们去的都是没有路没有桥的地方,但是,只要他们去过了,那个地方就有了路,有了桥。我激起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和社会责任感。当年采访了许多筑路人一次次被感动之后,我写了大型现代戏曲剧本《路魂》,写了两代筑路人的人生之路,写了筑路人代代传承的奉献精神。剧本非常幸运地获得了省文化厅向全国征集剧本第一名,由江苏省淮剧团上演,获江苏省第三届淮剧节优秀编剧奖、江苏省第三届戏剧节编剧奖。2001年,此剧又由上海淮剧团改编上演,剧名改为《大路朝天》,因为要面对上海观众,我采访了大量上海郊区的筑路工人和市区的建筑工,了解现代筑路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此剧作为上海市建党八十周年献礼重点剧目,首演轰动申城,上海市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海卫视全场播出,并做了专题片,我个人获得了上海宝钢艺术奖;2001年11月,《大路朝天》又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好评如潮;2002年12月获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提名奖。这个戏使我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在两个版本前后4年20多稿的改稿过程中,我有幸得到北京、上海、江苏三地许多戏剧艺术家的指点和帮助,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001年,我创作了大型现代戏曲剧本《秋月春花》,2003年、2006年作过两次修改,分别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上海市向全国当代题材征稿二等奖。我下放农村时,苏北农村的女孩大部分不识字,她们小小年纪就下地劳动,最大的理想是能嫁个好男人。我的生产队里有一个大我四岁的女孩,跟当地人相比,家境当时比较富裕,但家里也没供她上学,她唯一会写的字是自己的名字,唯一写字的机会就是在领工分的时候歪歪斜斜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她十七周岁就能和壮年男人一样做工,事事要强,内心向往和其他农村女孩不一样的生活和命运,她一直跟我说她要嫁个读书人。她嫉恶如仇,以至于做出了一件非常过激的事情,将一个和生产队会计私通的同族女孩抓了个正着,致使那个女孩声名狼藉最后不得不嫁了个外乡的瘸子。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几年之后居然不知为何原因跟自家堂房叔叔私通,遭人报复私情败露之后,她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嫁不出去最后嫁给外乡一个很穷很老的人。我当时已经到了剧团,听说这件事以后为她难过了好多天,慨叹她的心高命薄,慨叹命运弄人。若干年后,我突然听到一个消息,她毅然离婚,又嫁给了一个村小学校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她终于嫁了个读书人!许多年,对她的记忆我挥之不去,经过三十年的发酵,她终于走入了我的剧本,成了我的生活原形。但我没有将生活照搬,我塑造了一对好友两个苏北农村女人——美丽善良一旦确立信念就矢志不渝的秋月和讲求现实的春花之间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恩恩怨怨,背叛,伤害,怨恨以及包容。记得一位老师在座谈会上问过我一句话:为什么将所有的苦难都让秋月一个人承受?她那样对待深深伤害她的春花可信吗?我也曾多次的问自己,秋月以德报怨近乎自虐的坚守有没有价值?她为什么要坚守?我想明白了才知道,写这个戏的动因就是因为我的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我对女性之间能否有真正的友情而产生了怀疑,我在极度痛苦和失望之后对伤害仍然采取了包容,我的内心仍然强烈渴望女性之间最真挚的友情,我始终认为善良是女人最应该坚守的美德,不管世事如何变幻,不管别人如何变化,我要坚守。没有理由。我在秋月身上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路魂》和《秋月春花》题材不同,但都是开放式并且年代跨度很大,又都有着浓烈的情感。我本以为我会以这样的风格写下去,可我自己都没有想到2003、2004年我居然写了两个童话寓言剧。先说2003年创作的《小羊乖乖》。2002年第十五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仪式在山东济宁举行,我去领奖的时候,空政话剧团剧作家王俭讲了一个笑话也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有一家动物园由于饲养员疏忽,走失了两只狼,于是赶紧通过报纸电视等各种手段紧急通知各家各户,一时间家家户户人心惶惶,早晚防范如临大敌。第二天,在一个住户的院子里终于找到了那两只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两只狼居然跟这个人家的猫、狗玩得正欢,看见人也丝毫没有敌意,原来这两只狼在动物园出生、长大,早就被驯化得没有狼性了。当下就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狼没有狼性人没有人性,什么世道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立刻隐约觉得这里面有东西。没几天又看了一篇报道,一只动物园里的羊到了草原上不认识狼,居然认敌为友,被狼活活咬死了。我当时那个兴奋啊,我立刻觉得戏有了。那几天我的耳边总响着那首古老的“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的旋律,于是我给这个戏取名《小羊乖乖》。写一个出生在草原却因为母亲特别溺爱所以每天被关在家里听妈妈唱“小羊儿乖乖……”从没有见过真正草原的小羊乖乖,被带到城里动物园做一项实验——和一个出生在动物园的小狼宝宝和平共处,于是,活泼可爱的小羊乖乖和懦弱胆小的小狼宝宝成了最好的朋友,它们每天给游客表演,因各大媒体争捧而名躁一时,成了动物明星。主持这个项目成功实验的漂亮阿姨得到升迁成了旅游局长,小羊乖乖也因动物园上了新项目而被送回了草原,可是它已过不惯原先的生活,看不起没见过大世面的兄弟姐妹,听羊哥哥说狼会吃人时嗤之以鼻说它太没文化,最后被一只草原狼吃掉了。那个戏我写得特别顺,十几天内一气呵成。剧本的最后,小羊乖乖不听妈妈和兄弟姐妹劝阻到处找狼朋友不见痛苦万分,当它终于看见了一只狼时,耳边马上响起游客的音乐和掌声,它跳着漂亮阿姨教给它的舞步欢快地向羊的天敌——狼跑去,写到这里我哭了。“小羊乖乖”到死都没明白,为什么妈妈要说草原上根本没有狼?为什么漂亮阿姨告诉它说狼天生是羊最好的朋友?谁来告诉我们生活的残酷本质和真相?
2004年,刚刚经历过“萨斯”,我又看了一些人类在历史上与诸如“雅典瘟疫”、“伤寒”、“霍乱”“结核病”、“流感”等毁灭性病毒较量的有关资料,觉得人类应该进行认真反思如何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正好又看了一篇报道,不知哪国科学家根据多年研究得出结论说几个世纪之后地球将由老鼠统霸,其中有理有据地说到老鼠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还有老鼠的智商云云,很好玩。于是我写了童话寓言剧《跳跳历险记》,剧中跳跳梦中和她的同学棉棉不小心误进了多年之后的世界,跳跳的爸爸妈妈救她们心急也被骗至老鼠王国。其时,老鼠称霸,豺狼虎豹称臣,而人类已经沦落到或者任由老鼠宰割或者被囚禁作为宠物的悲惨境地。偏偏他们一家又还带着人类主宰一切无比风光的记忆,痛苦不堪,请求鼠王讲点人道,鼠王却说你们人类当道时也从没跟我们讲过什么鼠道……危急时刻,由于鼠类没有接受人类毁灭的教训,为所欲为,一场瘟疫爆发了!灾难面前,人类和动物共同警醒,决定同心协力战胜病毒。《跳跳历险记》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江苏省第三届戏剧文学奖提名奖。
这两个戏都挺好玩但都没能上演。因为写的时候我注入了太多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思考,没有尊重儿童剧的市场规律。了解之后才知道,其实,儿童剧的观众有严格的年龄层次划分,在戏好看好玩的同时你只能告诉他能接受的道理,比如,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你教他饭前便后要洗手,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你教他不要说谎,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你教他要有团结互助精神等等。虽然没有上演,但作为一种尝试和练笔,我还是觉得挺值。
2002年到2004年,我还应扬州扬剧团之邀写过两个校园歌剧《金色的阳光》和《夕歌》,上座很好。回头看来,我连着写了四个有关未成年人题材的戏并非偶然。那时候,我痛心地发现由于过去的疏忽,女儿变得无法沟通和非常反叛,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弥补作为母亲的过失,我整天和女儿以及她周围的孩子、家长还有老师、校长打交道,奔走在他们之间。整整三年,我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有添过一件象样的衣裳,因为我没有时间!当时没有察觉,现在看来,这三年的努力不仅使我和女儿成了最好的朋友,使我多了一大群干女儿追着我喊妈妈,更使我在不知不觉关注她们的同时有机会走进她们的生活,了解现在孩子的喜好、语言、思想和情感,我感谢我可爱的女儿,是她给我机会和灵感,可以说那时候无意中积累的东西这四个戏还没用完。
我的创作题材、作品风格在不断变化,但这不是我刻意所为,而确确实实是因为我的生活变化使然。我想起我南大的美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他特别不赞同创作者“下生活”这句话,他说谁不在生活当中?怎么就叫“下”生活?这话有些偏颇,但不无道理。是啊,无论你人在都市还是身在农村,无论你身处怎样的环境,你每天都在生活,对于一个剧作家来说,这些生活都是极其宝贵的养分,如果我们有能力调动我们的才智去汲取,生活中处处有“戏”。我对自己的创作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我有许多局限:身为人母身为人女,我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它理所当然会占去我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更兼漫漫创作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误打误撞半路出家的人不是最有天分不是最勤奋也不是机遇最好,不可能青史留名,不奢望作品传世,有了这样的准备,我一点都不消极,反而特别的心静。既然有那么多不可能,那我就在我的生活中寻找、创造一些可能,因为我爱我的创作我爱我的生活。我非常庆幸我的生活因有了我的创作而变得丰富,而我的创作又使我平凡的生活变得别样生动和富有意义。创作的实践过程培养了我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和一个善思的头脑,顺境逆境,快乐烦恼,通过他们都将转换成我的养料。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