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详 细 说 明
 
十年《太阳花》 一朝吐芳华

——回眸新版淮剧《太阳花》的创作历程

江苏省淮剧团     陈明矿

淮剧《太阳花》,是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代表作之一。1995年,该剧一面世便得到了业内外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其中方大姑的扮演者还荣获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然而,就是这样一出拥有较好基础的现代戏,却曾整整沉寂了十年。2005年,江苏省淮剧团决定继续打磨,推出新版《太阳花》。历时三年,新版《太阳花》以更加严密的结构,更加唯美的呈现与观众见面,尤其在淮剧化、人性化的展示上赢得了一片喝彩。此后,相继应文化部之邀赴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演出等重大艺术活动,并获得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称号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称号。《太阳花》为何封箱十年,又一朝飘香?回眸其艺术创作历程,清晰地凸现出作为民族文化的地方戏,站在昨天和今天的交汇点上,寻找明天戏曲未来的新路子。

一、打磨剧本。剧本是一剧之木,这话说了若干年。然而,许多戏却带着先天不足的剧本,仓促上阵,搬上舞台,其结果任你百折不挠,依然败下阵来。一位作曲家曾以“毛对皮的呼唤”为题,渴望戏曲的一度创作——剧本的完善和深刻。一位资深导演也曾感叹,剧本的浮躁,必然导致戏的浮浅。新版《太阳花》的剧本必须定格在结构独特、寓意深远的坐标上,这是所有主创人员达成的共识。新版《太阳花》的创作过程,历经三年,然而,剧本的修改、打磨时间前后竟达一年之多。三年内,不计其数地召开剧本讨论会;三年内,不计其数地往返于盐城、南京,不计其数地听取省厅领导专家的意见;三年内,手写、打印的剧本堆成堆、摞成摞;三年内,为了方大姑杀子的一段唱,竟写了二十多稿……为了一句道白,半句唱词,专家与作者一起熬灯着火,逐字推敲。对剧本的从严、从难要求,让主创人员兢兢业业,别无选择。为了淮剧化,新版《太阳花》以大段的唱词,流畅的垛板,渲染气氛,推进节奏,塑造人物;为了戏曲化,新版《太阳花》采用了传统戏曲的三人“连谈”(对唱),多层次展示一把剑、两个镯、三杯酒;为了剧诗化,新版《太阳花》的戏剧语言力求俗中求雅。如把苏北民间的“喊魂”作为方大姑第一次哭子的底色语言,幻化出三段“回家吧,回家吧……”的民歌体唱词,使人物真实、平实、朴实的直抒胸臆,令专家叫好,观众传唱。新版《太阳花》对一度创作呕心沥血的投入,为二度创作的从容、有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震憾剧场。戏是演给人看的,戏不感人、戏不动人何为戏?新版《太阳花》始终追求在剧场里的震憾力,向观众徐徐打开一幅视觉唯美、听觉酣畅的立体式的艺术画卷。新版《太阳花》舞台画面是写意的,写意的背景、点缀的道具,以简代繁,以少胜多;但导演要求演员的表演是写实的,尤其是情感的体现,力戒虚假,崇尚真实。对人物的塑造,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为了视觉唯美,将太阳花拟人化,一群美丽的花仙子融入戏中。诠释主题歌,花仙子翩翩起舞;诠释方大姑思儿的梦境,花仙子簇拥着方家二子飘然而来;诠释白燕坪为正义献身,花仙子又似含悲的乡民、含情的草木……为了表现方家长子的抗日报国,于遗书中浮现出一组英雄的“群雕”。为了听觉酣畅,音乐以淮剧剧种的传统曲牌为基础素材,吸收姐妹剧种的音乐元素,甚至淮剧歌化。开始的香火调,让淮剧之风扑面而来;中途的大悲调,尽显淮剧主调的撼人魅力;结尾的淮调、自由调,又将剧种的委婉、苍凉、悲壮的音乐特色尽显无遗。伴唱似说、似诉、似歌、似叹……满台演员唱功扎实,以情托声。主要唱段,甚至去技巧,以求真实。新版《太阳花》问世几年来,坚持演出,送戏于民,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饮誉乡村京华。每一次的演出,无数次的掌声,基本达到了一出好戏,异时共存、异地共赏的艺术目标。

戏,只有让掌声在剧场内如潮般的爆响,才能真正拨动观众的心弦,震憾人们的灵魂。

三、铸就辉煌。淮剧是扎根在苏北大地上的“草根”剧种,江苏省淮剧团是一个隶属地级市、并不富裕的中型院团。写戏难、排戏难、演戏难,生产出一台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是剧种固有的顽强韧劲,是剧团传统的执着追求,是“省淮”人心向戏、耐得清贫、抗诱惑的艺术品格,铸造了《太阳花》的新辉煌。新版《太阳花》上演后,连连获奖,硕果累累,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剧团奠定了在剧种和同行业中的新地位,剧目挤身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行列。探秘其成功之路,只有一条:依托政府,依仗专家,依靠艺术家,遵循艺术规律,努力寻找戏曲与剧场、与观众的最佳结合点,还要逢港过港、逢河过河,树立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唯其这样,才能出人、出戏、出精品。继新版淮剧《太阳花》后,江苏省淮剧团又一鼓作气,接连推出现代大戏《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这两部作品亦双双荣获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太阳花,沾着泥土,欣欣向日,踩不烂,晒不枯,淹不灭,压不垮;正在突出重围的戏曲、剧团、艺术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太阳花》,依然在成长……

江苏省淮剧团,依旧在路上……

点击数:14056  录入时间:2011-8-17 11:38:56 打印此页】 【关闭
 
最 新 资 讯
剧 作 赏 析
理 论 研 究
艺 术 成 就
戏 剧 杂 谈
新 剧 本 通 稿
艺 术 档 案
剧 作 家 风 采
散 文 随 笔
《盐城戏剧》
访 客 留 言
联 系 我 们
 
     首 页  |  最新资讯  |  剧作家风采  |  剧作欣赏  |  戏剧杂谈  |  散文随笔  |  访客留言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10 版权所有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剧目工作室(盐城市戏剧艺术研究所)
     备案号:苏ICP备12020109号-1 技术支持:盐城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