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剧团
陈 澄
梅花将获得者
我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固执地喜爱淮剧艺术,从戏校毕业,进入江苏省淮剧团唱戏,一直至今,淮剧依然是我生活中的最爱!
二十多年在舞台上拼搏,有苦、有甜、有泪……然而,当我用心血和汗水演绎出一个个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并且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赞赏喜爱时,我觉得一切的付出又是那么的值得!尤其是我主演的四部现代大戏《祥林嫂》、新版《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相继成为省和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力作时,我更加觉得演员的幸福和自己的欣慰!更加体会到,只要自觉地把握剧种的本土特色,基层剧团和地方戏演员也完全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台艺术精品!
2002年,我被借调到泰州市淮剧团,筹备由我主演淮剧《祥林嫂》,此剧参加了第四届江苏省淮剧节。那时我虽然已有十几年的舞台实践经验,也曾在十多部戏中担任过主要角色;但是,如何用淮剧诠释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我深感距离之远,难度之大,难以把握。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老师应邀担任淮剧《祥林嫂》的艺术指导,她首先提出“淮剧《祥林嫂》要想成功,必须做到保留和弘扬自己剧种的本土特色”。这句话,后来也成了我和剧组同事们创作中的宗旨。
淮剧的特点是表演朴实,由于行当的分别没有京昆那么严格,使得演员在朴实的表演基础上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淮剧曲调也很丰富,主调、副调、小调达一百多种,可以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出多层次的情感。比如,祥林嫂的第一次出场,在井台打水,有一段交待身世的唱词,我们用了淮剧的主调“拉调”,拉调的凄婉、柔弱,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祥林嫂苦难岁月的特定情境中。上半场的高潮戏是“哭阿毛”, “我”在得知阿毛被狼吃掉后,用绝望的眼神,摇摇晃晃的步代,在凄楚的伴唱声中,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阿毛……!”随即独具魅力的“大悲调”长过门响起,如泣如诉,如鸣如愤,是用最本体的淮剧音乐掀起了强烈的情感高潮;最后一场重点戏“天问”,由于受越剧精典“天问”的影响,剧组在淮剧要不要唱“天问”上几番犹豫,我和我父亲陈德林坚持淮剧再唱“天问”,并且坚信淮剧应该创作出属于淮剧剧种特色的“天问”。于是,我们用淮剧的“老淮调”作为“天问”的主调,“老淮调”悲壮激越,荡气回肠。在演唱时,我不但揉进了越剧、锡剧、沪剧、黄梅戏和流行歌唱的演唱技法,还吸收了我父亲陈派声腔的“嗨嗨音”、“嗽音”,并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把发声的音位放宽放厚,终于诞生了一段既流行又流传的淮剧新经典唱段——“天问”。淮剧《祥林嫂》荣获全国优秀现代戏保留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等多种荣誉,我也因成功的扮演祥林嫂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5年,我回到了江苏省淮剧团,接收了更大的舞台挑战,主演新版《太阳花》。在老版《太阳花》中,我饰演方大姑的二儿媳白燕萍;在新版《太阳花》中,我饰演一号人物方大姑。角色的变化,情感的不同,我倍感压力。在领导专家的支持下,在我先生陈明矿的鼓励下,我开始了又一轮塑造舞台新形象的登攀。时值夏季,当时剧团排戏条件又非常艰苦,我在戏中演方大姑,陈明矿在戏中演方大姑的次子方剑雄,夫妻俩共顶压力,相互给力,并肩作战冲精品。在这部戏中,我和主创人员依然牢牢地把握住剧种的本土特色,大力张扬剧种的艺术个性,尤其在声腔设计上,大量运用淮剧的传统曲牌,甚至将淮剧最古老的“香火调”作为方大姑第一次出场的主调,用淮剧的本土唱腔,来确立方大姑的音乐形象。新版淮剧《太阳花》荣获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第一名,后又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资助剧目,这是迄今为止,淮剧登上最高奖台。
2007年,第五届江苏省淮剧节决定在盐城举办,作为东道主省淮应该拿出更好的剧目。但是,当时苦于没有适合的剧本,我父亲向剧团推荐了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他认为这部电影适合改编成淮剧作品,剧团采纳了我父亲的建议,并且邀请淮剧《祥林嫂》的作者袁连成老师担纲剧本创作,在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创作过程中,我、陈明矿和我父亲都介入了音乐唱腔的创作,我们仍然坚持淮剧的本土特色,打造淮剧版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序幕中,素芬与张忠良依偎江边,两人对唱,采用的是自由调以突出韵味,表达人物的情感层次,勾勒出素芬的善良本色;在“山城旅社”一场戏里,以声腔的起伏,各类小调的巧妙结合运用,以及动作造型的流动,淋漓尽致地描述出素芬对丈夫的无尽思念;素芬面对丈夫的勋章,一声“我的丈夫在哪里”,竭尽全力,犹如要让似江流奔涌的唱腔,漫向那无边无际的天地,以此来撞击人们情感的大门。其实当时用不用这场戏,主创人员还曾有过分岐,谁知这场戏中的几段唱腔后来成为戏中精华,此后更是成为业内业外争相传唱的名段。此外,在素芬明白自己被丈夫抛弃后,要跳江自尽,这里安排了一段大悲调,是为更准确地反映素芬这一人物的善良、无奈、悲愤和痛苦,唱法上曲折绵延,表演上则又层层推进,直至把戏推向高潮,把人物推向命运最终点。观众看戏到此也是必动情,必流泪。该戏在第五届淮剧节上一举夺魁,而后我们又修改了很多稿,新版《太阳花》的作曲者,著名作曲家赵震方老师加盟修改曲调,该剧荣获2007-2008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2008年我团又继续打拼大型现代戏《唢呐声声》,由著名导演谢平安先生执导该戏,我在剧中饰演国民党救护连连长柳叶。经过两年打磨打工,该戏荣获了2009-2010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祥林嫂”、“方大姑”、“素芬”、“柳叶”几个不同人物的性格,在舞台塑造上得到大家喜爱认可的那一刻,在我看来,所有艰辛都不算什么,许多的坎坷和痛苦都是值得的;对省淮而言,新版《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三部曲的打拼也是值得的。
我对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理解是,它不光是为了评奖而评奖,而且必须要了解观众的所需,我们该给观众留下些是什么?如就淮剧剧种而言,留下的应该是声腔,是要从一些能够留下来的名段唱腔中,让观众记起你人物的形象,记起你那出戏。精品工程的评比,激励了剧团的创作热情和剧种自我特色的体现,保持剧种本土特色,张扬个性也是我们在努力创作淮剧精品剧目时的重中之重